全体教职员工:
当前已进入汛期,暴雨、冰雹、雷电等强对流天气频发,极易引发山洪、泥石流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,对人身与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。学校始终将大家的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放在首位,为切实筑牢安全防线,现发布以下防汛安全告知,请务必认真阅读并严格遵守:
一、筑牢安全意识,夯实防范基础
安全意识是应对灾害的第一道防线。请大家主动通过应急管理部官网、中央气象台等官方平台,系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,重点掌握暴雨、雷电、泥石流等灾害的应急避险技能。同时,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预警信号(蓝色、黄色、橙色、红色),清晰了解不同预警等级对应的防范要求,提前做好应对准备,真正做到“知风险、会避险”,防患于未然。
二、科学规划出行,规避安全风险
出行前务必通过“中国天气网”等权威渠道查询最新天气与路况信息,合理规划行程,坚决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(如山区沟谷、陡坡路段、河道周边等)。若遇橙色、红色等极端天气预警,应果断取消或暂缓外出;已在外的人员需第一时间调整行程,前往安全场所避险。自驾出行前,需全面检查车辆刹车、灯光、轮胎等状况,备好手电筒、急救包、饮用水、应急食品等物资,做好万全准备。
远离“高空隐患”:极端天气外出时,严禁靠近围墙、危房、广告牌、脚手架、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倒的设施;避开树木、电线杆、变压器等,防止断枝掉落、线路漏电或倒杆砸伤。
慎行积水路段:暴雨后路面积水易掩盖坑洼、缺失的井盖,尽量选择绕行。若必须通过,先观察积水深度,超过小腿高度时切勿强行蹚水;驾车遇到积水路段,若积水漫过车轮一半以上,应立即绕行,切勿冒险涉水。
杜绝涉水活动:暴雨期间,严禁靠近河道、水库、山塘、沿海堤坝等区域,警惕山洪、泥石流、风暴潮等灾害;不参与游泳、划船、钓鱼等任何涉水活动,严防溺水事故发生。
三、明确应急处置,畅通求助渠道
若遭遇突发险情,务必保持冷静,优先保障自身安全,切勿盲目自行处置。
紧急求助:第一时间拨打110(报警)、119(消防救援)、120(医疗急救)等应急电话,清晰说明所处位置、险情类型与人员情况;同时联系当地民政部门、应急管理部门或学校相关负责人,寻求专业援助。
室内被困:若因积水、断电被困室内,立即向房屋高处(如二楼、阁楼)转移,关闭门窗并在门槛处放置挡水板或沙袋,防止雨水倒灌;若手机有信号,及时向家人、同事或救援人员报告位置;断电后可使用手电筒、手机闪光灯发出求救信号,避免使用明火。
四、坚守信息底线,维护网络秩序
汛期各类信息繁杂,请以应急管理部、中央气象台、学校官方平台发布的信息为准,不轻信、不传播未经证实的灾情谣言、求救信息或防范“偏方”。若发现不实信息,及时向网信部门或学校举报,主动传播科学防汛知识与正能量,共同维护清朗的网络环境。
五、履行育人职责,守护学生安全
作为教育工作者,请切实履行安全教育责任,通过班级群、电话、线上会议等多种方式,向学生及家长普及防溺水、防山洪、防暴雨、防雷电等安全知识,定期发送安全提醒。若发现学生存在安全隐患(如在危险区域逗留、计划涉水活动等),及时劝阻并联系家长,与学校携手为学生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。
风雨同舟,共护平安。学校将持续关注天气与灾情动态,全力为大家提供安全保障与支持。希望全体教职员工高度重视防汛安全,切实做好自身防护与学生引导,度过一个平安、顺利的汛期!
郑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
2025年9月1日
面对汛期灾害性天气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
该如何科学防范与自救?
这份安全提示,一定要了解!
↓↓↓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