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化工业互联网技术专业新生对专业的认知,明确学习目标与未来发展方向,2025年9月25日,人工智能学院工业互联网技术教研室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“专业认知、课程价值与实践提升”的师生座谈会。本次座谈会搭建了师生深度交流的平台,通过系统讲解、案例分享与规划交流,为2025级新生的大学学习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座谈会重点解读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价值,路豪老师以“基础筑基-核心突破-实践落地”为逻辑,结合企业真实案例展开。基础阶段通过工业互联网核心架构解析、工业场景编程训练等内容,帮助学生搭建跨学科框架;核心阶段聚焦工业数据采集、平台应用、安全防护等关键能力,结合实际项目讲解,让学生掌握岗位核心技能;实践环节则以“智慧工厂建设”“模拟设备联网运维”为重点,复现“数字孪生+工业互联”的真实应用场景,切实衔接岗位需求。会上,多位学生代表分享了学习规划:主要围绕“以职业发展为目标,计划通过各种技能考试”、“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”等主题,让自己的学习更有方向。

在职业发展指引环节,王晗老师和马宝珍老师分析了工业互联网广阔的行业前景,为学生描绘了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。他们指出,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,在工业网络运维、工业数据分析、系统应用顾问等不同方向上深耕,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实习项目,拓展跨领域知识,构建个人差异化竞争力。
在交流环节,同学们积极分享个人学习规划。孙天豪同学表示将锚定工业互联网领域职业发展,将通过备考英语四级提升职场竞争力,同时注重综合实力锻造。将认真对待每一堂课,在工业互联网核心架构解析、工业场景编程训练等基础课程学习中夯实根基,还计划参与“智慧工厂建设”“模拟设备联网运维”等实践项目,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实操能力,为未来从事工业互联网相关技术岗位蓄力。

杨程森同学从遵守课堂纪律、保障学习时间与质量入手,做好工业数据采集、平台应用等核心课程的预习准备。希望未来能深耕工业网络技术,朝着网络运维岗位发展,力争成为兼具网络运维与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其他同学也分别围绕安全防护、平台应用等方向,提出了参与技能考试、实战项目等具体计划,展现出清晰的职业发展意识。
此次座谈会通过“体系-案例-岗位”深度绑定强化专业认知,内容充实,互动深入,有效增强了新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与学习动力。工业互联网技术教研室将持续优化教学资源与实训体系,推动“理论、技能、职业”三者高效融合,助力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,为行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图文/路豪
审核/王巍